歐亞水獺
Write by: GSIEDA Data: Jan/06/2022
歐亞水獺(Common otter)是分佈區域最廣的水獺,分佈地橫跨亞洲、非洲及歐洲。不過,牠們已在列支敦斯登、荷蘭及瑞士、臺灣本島滅絕,但在金門縣有小群族落。牠們在拉脫維亞、挪威沿岸及英國北部很是普遍。歐亞水獺於20世紀下半葉數量開始下降,原因是有機氯殺蟲劑及多氯聯苯。其他威脅包括失去棲息地及用作毛皮、藥用以及視為漁業害獸而被獵殺。牠們在歐洲很多地區都正在恢復,於1994年至2002年就已經上升55%,原因是禁止使用大部份有害殺蟲劑及受到保護。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牠們列為近危。(引自: 維基百科)
化學物品目前是人類最為廣泛應用在生活上的必需品,譬如說清潔液或是洗衣液等。歐亞水瀨的滅絕主要在於有機氯殺蟲劑,多氯聯苯而造成水質上的污染,以及獵殺而導致歐亞水獺進入到瀕臨絕種動物近危的數量。GSIEDA藉由創作歐亞水獺的流行藝術來表達化學物品和獵殺的影響力,更希望透過教育來傳達讓環境能恢復原本的棲息條件,進而能協助到復育的環境條件而啟發了復育的計畫來幫助歐亞水獺可以移除掉瀕臨絕種動物的項目之中。